Google

2007年5月21日星期一

斗智:美国想通过帮造航母摸清中国军力水平(组图)



美太总部司令基廷公开表示,愿意为中国建造航母提供帮助。他的话是否代表美政府立场?美提供实质性帮助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日前,美太平洋总部司令基廷海军上将在访问北京时对外表示,中国建造航空母舰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美国愿意提供帮助。这是美军方高级官员首次就外界盛传的中国航母计划正式发表意见,而且其观点不同以往,立即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基廷公开宣称愿为中国建造航母提供帮助
  美太总部司令基廷海军上将日前对中国进行了为期5天的访问。12日上午,基廷在美驻华使馆举行记者会,对外说明了此次访华之行的成果。他认为中国领导人对于拥有航空母舰“非常感兴趣”,并认为这种兴趣是“可以理解的”。
  据悉,基廷11日在同中国海军司令吴胜利共进午餐的时候,强调了开发、建造和营运航空母舰的难度和复杂性。他在12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如果中国决定开发航空母舰的话,美国愿意提供帮助。“我们不愿意在这个领域里出现不必要的紧张。如果中国选择开发航母的话,我们愿意在他们的要求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美媒体拿不准他的话是否代表美政府立场
  基廷表示愿意为中国建造航母提供帮助的说法立即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华盛顿邮报》评论认为,基廷的讲话在多大程度上代表美国政府的意见,现在还不得而知,但美国对中国发展航母的可能保持密切关注却是无疑的。《芝加哥论坛报》认为,基廷在回国后,可能要受到一大批议员的质询,尤其是那些对华持强硬立场的政客可能要“暴跳如雷”,他们不希望看到悬挂着中国军旗的航母游弋在太平洋上。
  长期关注美中军事交流的军事问题专家林长盛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称,他以前没注意到美政府高层人士在中国发展航空母舰的问题上做出过类似的表述。他认为这不是美国的官方政策,应该是基廷的个人看法,或者可能在美国军方还有一部分人持相同的意见。
  分析认为,基廷的言论是否代表美政府立场已不是重点,关键是释放出了一种积极的信号,即基廷愿意在任内积极推动中美之间的军事交流深入发展。
  上任前夕,基廷在美参院举行的听证会上就指出,美国与正在兴起的中国军事力量发生冲突并不是预料中的结局,基廷的理念是,若美国能在与中国的频繁接触中,让中国了解美军的实力与意图,可以消解中美之间以及台海的潜在冲突。上任后,基廷还在国会奔走呼吁修改《2000年国防授权法》。这份于1999年通过的法案中含有多项反华条款,企图利用台湾、中国国防建设、中美科技交流、“间谍案”和防扩散等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现在美国防部每年撰写的《中国军力报告》也是根据该法案的要求向国会提交的。
  美“对华接触派”声音正逐渐放大
  有评论指出,基廷能够在访华期间,发出如此令外界震惊的话语,反映了美国政治生态的变化,表明在美国军方“对华接触派”的意见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渐掌握了话语权。
  回想布什政府上台初期,五角大楼被拉姆斯菲尔德和沃尔福威茨等“新保守强硬派”的领军人物所主导,在国防部内鲜有同中国进行接触的言论公开出现,中美之间的军事交流也处于停滞的状态,更因“撞机”事件而雪上加霜。此后发生“9·11”事件,中美军事交流关系随着两国整体关系的改善而出现转机,并在前美太总部司令法伦海军上将的竭力推动下,逐步走上正常的轨道。
  近期以来,美太总部下属的军种司令部主官人选也发生了变化,像太平洋舰队司令已经由前海军作战部副部长罗伯特·威拉德海军上将接任,空军司令也将由空军副参谋长钱德勒空军中将接任,此二人都是对亚太以及中国问题相当熟悉的专家。尤其是威拉德将军对中国具有比较务实的态度。
  2001年初发生中美“撞机事件”时,还是海军少将的威拉德当时正在担任“小鹰”号航母打击群的指挥官。事件发生后,美军侦察机再次恢复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侦察飞行,当时美海军内部的强硬派建议“小鹰”号航母打击群前往南中国海地区,并起飞舰载战斗机为侦察机护航。但威拉德与当时美太总部司令布莱尔都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可能会引起美中之间更大的冲突。最终,美国防部没有做出如此的决定。
  当然,值得警惕的是,在美国政界和学界,推崇“中国威胁论”、主张对华进行遏制的还大有人在,他们的意见也在时刻影响着美国防部的决策。在美国政坛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曾经上过前线,打过仗的军人反而是“鸽派”,典型者如鲍威尔,相反那些文官则是咄咄逼人的“鹰派”,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拉姆斯菲尔德。也许经受过战火洗礼的人更希望和平。在美国“文人治军”体制下,“鹰派”人物影响力依然无法回避。

借机了解中国军力?
  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航母的建造已成为体现国家科技水平与综合国力的象征。建造一艘航空母舰需要数十个、乃至上百个行业的密切合作,是对整个工业体系的考验。不仅如此,航母的建造还将对国家的财政、对地区战略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中国政府依然在就是否建造航母进行认真的论证,还未做出最终的决策。
  有评论指出,从中美关系大环境来看,即使中国决定建造航母,美国也无法像基廷所说的那样提供协助。当前,美国会所设定的对华技术出口的各种严格限制依然有效,不仅如此,在欧盟前几年讨论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之时,美政府更是百般阻挠。美国的这种态度不会因基廷的一句话就能发生改变。具体到航母所使用的关键技术,像蒸汽弹射器、拦阻索和大型升降机等美军航母普遍使用的技术,想来美国不会提供给中国。
  而从基廷对中国建造航母提供援助的主张来看,其目的是想借机了解中国军力的发展水平和使用意图。毕竟,从援助的执行程序来看,受援助一方需要把自己的研发能力、水平、遭遇的瓶颈全部或者部分提供给援助方,以便其决定提供何种援助项目。这反而给了美方了解中国军事实力的机会。因而,基廷的这番主张对推动中美军事交流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但是其背后隐含的意图也应值得防范。
  台湾对基廷讲话集体噤声
  每当美军高级官员就大陆及两岸事务发表看法或者言论时,台岛内都会做出各种热烈的反应。然而,这一次,台岛内却对基廷的说法反应十分低调。
  从岛内媒体看,虽然多家电视和平面媒体进行了报道,但都对基廷有关援建航母的说法一带而过,并不详细,内容都把重点放在了基廷对中国今年1月进行反卫星导弹试验的关注上。
  台当局和岛内的一些专家也一反常态,不愿就此问题发表任何看法。
  由于基廷积极推动中美军事交流,并且在台湾问题上反对美向台出售进攻性武器,这使得台岛内的一些“独派”分子对基廷担任美太总部司令感到十分沮丧。
  特别是此前在美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基廷对近期台当局推动“法理台独”的做法十分反感,对其发出公开警告,要求台当局“谨言慎行”,不要打“台湾关系法”为自己谋取利益。
  台湾驻美代表吴钊燮也只能讪讪地说,台当局理解美国的处境与立场,就是不希望增加麻烦。此次,基廷的有关帮中国大陆造航母说法,无疑使得台岛内的“独派”分子的压力骤增。
  尽管台当局对基廷心存不满,但也不敢发表公开言论挑战基廷,毕竟基廷位高权重。美太总部司令在台海问题上在美国内政坛具有相当的发言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塑造着美国对亚太地区、对台海的政策。而在政策制定后,实施也要依靠美太总部司令来推动。此外,美太总部司令在卸任之后,美国决策部门希望这些高级将领能够发挥“余热”。
  像前几任的美太总部司令法戈和布莱尔,在退役之后都曾被美政府派到台湾,观摩台军的“汉光”军演,对台军进行考察,并向国内做出有关台海形势和两岸军力对比情况的汇报。因而,面对如此重要的一位人物,台当局实在不敢得罪,也只好以集体噤声来掩饰自己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