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之下的两岸政治框架
国民党2008年大选参选人马英九日前在印度访问时,提出两岸“互不否认”的主张,认为两岸若暂时做不到互相承认,至少可以做到互不否认,这是一个低标准的要求。这是马英九继去年3月21日在哈佛大学提出两岸关系“五要”主张(其要点是两岸建立30到50年的军事互信机制)后,又一次提出关于两岸关系的新思维。
从“五要”到“互不否认”
马英九的“互不否认”与“五要”思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即两岸为了谋求一个长期的和平、稳定框架,需要一套对双边关系具有约束力的框架。去年他提出“五要”后,笔者曾发表评论认为,这一建议具有一定的建设性,但关键是在对什么是“一中”的定义上,马英九的概念不甚明确,有意无意间埋下了一定的伏笔。
众所周知,“九二共识”中的“一中各表”,其“一中”定义十分明确,即一个覆盖大陆和台湾的中国疆土。但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台湾内部不断出现“中华民国在台湾”等定义和修宪要求,将“一中”概念缩小到金马台澎地区,这亦即被大陆认定为法理台独。
马英九去年在提出“五要”时虽然仍以“一中”原则为基础,但定义却时常在“1912年的中华民国”和“目前在台湾的中华民国”之间游移,使人感到其“新台湾情结”的选战需求对其政治理念和操作的作用力。因此,去年笔者曾指出,针对马英九的“五要”新思维,北京须警惕其中的玄机。
政治框架须提上议事日程
撇开这一点,马英九的“五要”和“互不否认”,一定程度上点到了两岸关系的一个死结,同时也是未来要继续良性发展的一个关键。一个浅显的道理是:过去若干年,两岸关系过去一方面分道扬镳,越走越远,另一方面台湾岛内法理台独氛围日浓。
究其原因,两方面的原因不可忽视:一是大陆对台政策上依然无法放开一些教条;二是岛内近20年逐渐出现台独化的思潮和行动,大陆对台政策的持续僵硬不啻给了这股浪潮以新的推动力。
因此,两岸关系走到今天,必须在确定“一中”原则和确定两岸政治框架方面,做出某些具有实质意义的举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赢得台湾民心,最大程度地获得未来几十年两岸关系的持续稳定与和平,也最大程度地遏制台独势力。
基于这一思考,笔者去年曾提出未来两岸关系的三个阶段论:第一阶段:从2006年到2008年,亦即在台湾领导人选举前,大陆必须与台湾国民党与民进党候选人就“一中”原则进行沟通与磨合;第二阶段:从2008年台湾领导人选举结束到2012年或2016年,两岸必须就“一中”原则的确立和两岸政治框架互相定位,寻求具有建设性的解决之道,其中包括“中华民国”定位问题、“一中”原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等;第三个阶段:在2012年或2016年之后,若上述“一中”原则和两岸政治框架定位获得确认,两岸方可有未来持续的和平、稳定和良性互动。
台湾《联合报》日前透露一名正在台湾出席研讨会的大陆对台学者的观点,即北京将正视两岸互不隶属的现实;两岸和平架构的关键,是解决两岸公权力相互承认和合作的问题。报道认为,这一观点显示北京正在考虑2008年后的官方谈判,正朝细化和具体化的方案探索,未来有可能将目前的“以民代官”、“以官扮民”的“白手套”方式,转化为官方直接谈判与合作。
领土不容分割与行政独立
台湾媒体的分析是否过于乐观,目前不得而知,但如上所述,为了避免目前两岸政治框架模糊状况继续为台独分子利用,北京有必要从现在起思考解决“一中”原则下现有政治框架的关系问题,亦即在一个主权、领土不容分割的国家内部,两个独立运行的政法和行政系统问题。
当然,这里的“一中”原则必须先有一个既能解释两岸现状,又符合主权不可分割原则的法理论述,且能为双方接受,然后经由双方签署非国际法意义上的两岸基础条约。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实际情形未必一定如上所描述,但却已到了必须思考、酝酿的阶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