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2007年6月4日星期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股市泡沫是大陆的前车之鉴

大陆股市狂升的情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台湾也出现过。当年由于台湾连续出现贸易顺差,大量外资涌入,迫使新台币大幅升值,造成股市和房市狂升不止,泡沫化严重。当局屡屡采取措施对应,并祭出了釜底抽薪的一系列办法,其后金融泡沫破灭,台湾经济也受到严重打击,彻底告别了经济高增长时代,遗患直至今时今日。台湾股市泡沫是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台湾出现连续贸易顺差,同时大量外资涌入,形成国际收支双盈余,迫使新台币兑美元汇率短短两年间大幅升值近40%,由于民间的投资机会和渠道有限,大量游资进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引发股市和房市泡沫。从1986年台湾股价指数超过1000点,到1990年超过12000点,期间经历长达40个月的多头,而后股价开始狂跌,在不到八个月的时间内,股价跌落万点以上,到1990年10月1日,跌到2485点,造成台湾空前的泡沫破灭,并给台湾经济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双盈余促新台币大升值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台当局为实施出口导向经济战略,先后采取固定汇率制度与以美元为中心的机动汇率制度,将汇率控制在1美元兑35~40元新台币的水平。这种汇率制度维持了新台币的相对稳定,对台成功实施出口导向经济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台汇率制度受到强烈冲击,被迫大幅升值,由1985年的39.4元猛升到1987年的28.5元。

(一)台巨额外贸顺差与外商投资使新台币升值压力剧增。台对外贸易自1976年后在出口高速扩张带动下,连续出现顺差,尤其八十年代后顺差额迅速扩大,从1981年的14亿美元增长到1985年的106亿美元,1986年更是激增到157亿美元。顺差额占台GNP比重也由1981年的2.9%增长到1986年的20.3%。与此同时,外商对台投资迅速增加,由1976年的1.4亿美元大幅增加到1987年的14.2亿美元,增长逾10倍,造成国际收支顺差大幅增加。台当局为维持汇率稳定,只能大量买进美元,外汇储备在短期内急剧上升,由1981年的72.4亿美元增加到1987年的767亿美元。需求量剧增使新台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大,市场对新台币升值的心理预期迅速上升。

(二)美国采多种手段迫使新台币升值。八十年代中期美国是台外贸顺差的主要来源,占台顺差总额的90%以上,同时台湾也仅次于日本成为美贸易伙伴中第二大逆差来源。当时,美国为减少贸易逆差,采取让美元在国际市场上持续贬值的策略;但新台币紧钉美元,使美元贬值未起到预期效果,新台币反而借美元贬值之便对其他货币持续贬值,外贸顺差不断上升,引起美国强烈不满。美多次以台当局人为操纵汇率为由,威胁使用其“综合贸易法案第301条款”,逼迫台当局放宽汇率管制,让新台币升值,以减少对美贸易顺差。(三)台当局采取汇率“缓升”策略,加剧了市场对新台币升值的心理预期。

在各种压力下,台当局于1986年开始采取对新台币汇率缓幅升值的策略,1美元兑新台币由1985年的39.8元小幅升值到1986年的35.5元。但是,这种“缓升”策略不仅没有减轻新台币的升值压力,反而刺激了市场更强的升值预期心理。不仅岛内民众纷纷抛售美元,国际热钱也大量涌入岛内。1985~1987年,台国际收支账户中短期资本净流入由2.8亿美元暴增至40亿美元,虽然台当局引导岛内利率不断下调,但仍无法阻止热钱涌入,新台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剧。

在诸多巨大压力下,台当局被迫于1987年7月宣布新台币不再钉住美元,新台币应声迅速升值到1美元兑28.5元新台币的价位。1989年4月,台当局正式放弃以美元为中心的机动汇率制度,实行由外汇市场决定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后到九十年代中期,美元兑新台币汇率基本稳定在25~28元水平。

新台币升值助股市泡沫

新台币在短期内大幅升值,对当时的台湾经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八十年代中期前后,成为战后台湾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新台币升值过程中大量热钱流入及巨额外贸顺差,导致外汇储备骤增,岛内货币供应量随之扩大,1985~1987年三年间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分别高达51.42%、37.82%和24.44%。在当时外汇管制尚未取消和银行体系吸收存款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过大造成社会资金浮滥,加上岛内投资机会有限,大量资金涌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引起股、房市飙涨。1985年台湾股价指数仅746点,但到1990年2月竟冲至12600点,五年上涨17倍。同时,台湾平均房价上涨3~5倍,地价飙涨10倍以上,形成严重的泡沫经济。

早自1985年起,台湾对外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导致货币供给也相应大幅增加,到了各银行对大额存款已不感兴趣的地步。大量货币进入股市,小部份流入地下投资公司,当时地下投资公司的年息高达40%。同时,由于顺差所赚外汇不断变成台币,热钱大量流入,也增加对股票的需求力量。在这种背景下,台湾股市大涨,即使1987年受挫,也能够在不长的时间内恢复上升。从1987年到1988年,股价上涨6333点,涨幅283%。由于台湾当局在9月份宣布恢复征收证券交易所得税,股市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冲击,股价大挫,到1989年1月,下跌了55%。此后台湾当局对其政策予以澄清,并由证券交易所积极为直辖市上市公司、财团法人与银行团进场护盘,股份才转趋回升。6月又一举突破万点大关。7月,台湾当局整顿地下投资公司,股市又盛传将惩处股市人头案件,导致投资人信心不足,股价一度跌回8000点。而后买气回笼,股价走坚,8月底冲破万点。11月后受国际股市重挫影响下跌,到1990初重又回升,到2月10日涨到12682点,创台湾股市的最高纪录,回落之后,至今未能再创新高。

在这种情况下,台当局在八十年代末采取一系列釜底抽薪的金融措施加以应对:一是开放外汇管制,大幅度提高岛内民众汇出资金的额度限制,引导企业对外投资;二是实现利率的完全自由化,并随后大幅升高存款准备率和再贴现率,采取信用紧缩猛药降低货币供应量;三是严格取缔地下金融活动,切断游资供应来源。随后,国际游资在赚取高额利润后大举撤离台湾,岛内传统产业也大量对外投资,股、房市的资金动能大幅减弱。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普遍预期油价将上涨,成为台湾股市大跌的导火索。从1990年2月到10月,股市由12600点狂泻到2485点,几近崩盘;房地产业也一蹶不振。泡沫经济仅维持不到四年时间即告破灭,给台湾经济带来严重的后遗症。

台湾告别经济高增长期

九十年代前的40年间,台湾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高达9%;股市泡沫破灭后则再未出现这样高的增长率。新台币大幅升值,其直接后果是台湾传统的劳力密集型加工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幅削弱。同时,泡沫经济的发生使岛内劳动力和土地成本大幅攀升,1985~1995年间台湾工业劳动力总薪资增长3倍,增幅远高于香港、新加坡和日本;1988~1993年工业区土地价格增长2.74倍。加上岛内因“解严”引发的劳工运动、环保运动等社会运动高涨,使台湾传统产业在岛内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出现大量倒闭和大规模外移,对外投资激增。1986~1995年台对外直接投资额年均28亿美元,远超过1981~1985年间年均0.5亿美元的水平。岛内传统产业迅速衰退,台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由1986年的39.4%迅速下滑到1995年的27.9%,引发“产业空洞化”隐忧。

对此,台当局全力扶植资讯电子产业发展,九十年代岛内资讯电子产业迅速兴起,并取代传统产业的主导地位。但是,台当局将岛内资源过度倾斜资讯电子产业的政策,也导致制造业结构单一的弊端。步入21世纪后,国际高科技产业泡沫破灭,台湾首当其冲,受影响最重,此即新台币大幅升值的间接后果之一。

泡沫破灭使总体产业结构提前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新台币升值导致岛内人均收入大幅增加,刺激了岛内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占GDP比重由1986年的47.3%增加到1995年的60.1%,台湾在人均收入仅及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一半的情况下,提前步入后工业化社会。这种产业结构的急剧转变,虽然成为台湾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但以岛内需求为依托、占GDP比重六成以上的服务业,由于过度扩张和缺乏国际竞争力,其进一步发展已受到岛内市场狭小的严重制约,越来越难以担当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火车头作用。如不能加快拓展国际市场,将可能使台湾经济步入低速增长时代。

泡沫破灭也给岛内金融体系埋下长期隐患。新台币升值后岛内掀起全民性金钱游戏,地下金融盛行,银行贷款浮滥。1988年台湾地下投资公司多达800家,吸引民间游资超过3000亿元新台币,成为影响金融和经济稳定的隐忧。银行体系也因存款增长率远高于贷款增长率而放松贷款条件。泡沫经济破灭后,地下金融遭到重创,银行体系呆坏账比率迅速升高,导致后来弊案频发,接连出现假票券、超贷弊案和挤兑事件,掀起一次次金融风暴。影响更为深远的是,1989年台当局实施金融自由化,开放民间设立银行。台当局原拟只开放少数几家,因此将资本额定在100亿元新台币的高门槛。但由于当时泡沫经济和资金浮滥,财团筹资容易,因此有多达15家民间银行获准成立,使岛内银行业竞争程度急剧增加。为争夺有限市场,岛内各银行纷纷降低放款信用尺度;而企业也多以股票、房地产等为抵押,过度运用财务杠杆,以致1998年岛内发生本土型金融危机。进入21世纪以来,岛内经济不景气使银行间竞争更加激烈,呆坏账持续升高,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一大隐患。